WFU

2019年10月23日 星期三

[基礎] 有哪些方法可以瘦下來?

作者:Yanbo Chen 陳彥伯 @高雄雅得麗生活診所
閱讀時間:5-7 分鐘


其實講到減重的大原則,就像我們生活中做其他任何一件事很像,最重要的關鍵,還是在自己。

撇開我們出生時候一些基因、遺傳、內分泌等比較難改變的部分,跟特定疾病需要尋求該疾病的專科醫師治療之外(參考文章:[Basic]體重過重不是我願意的...為什麼我會胖?),不論哪一種介入性的輔助治療,一定都需要飲食控制跟搭配運動。

所以如果是我自己今天想減重,我首先會想知道讓我過去到現在體重增加的盲點在哪邊?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我的體重增加?然後選擇一個可以讓我比較融入生活習慣的方式。並且我會注意一開始進入輔助治療跟達成目標後脫離治療採行的方式,給自己至少21天以上的規律培養,拿紙筆(或電腦)紀錄這段時間的過程,跟醫師教練營養師等等討論,也包含瘦下來之後怎麼繼續維持跟瘦下來之後可能碰到的問題?(比如說:蝴蝶袖、鬆弛的肚皮?)

乍看是減重,其實是培養一個身心靈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現在生活當中好吃的、好喝的飲食誘惑實在太多。加上亞洲工作也是勞累,我們下班後休息的時候,多少都會想要放空耍廢。這些種種因素加起來,就會讓我們體重不自覺地隨時間慢慢增加。

如果只是一開始,周圍的親朋好友跟我們說,我們最近這次看起來有點圓?胖?(這當然會讓我們有點中槍的感覺...更可能有些玻璃心破碎...)不過抱持求證精神,還是要先算一下自己的 BMI 指數。這是體重(公斤kg)去除以身高(以公尺m為單位)的平方,舉例來說:如果一個人身高170 cm,體重 70 kg,那他的 BMI 就是 70 / [ 1.7 * 1.7 ] = 24.22,按衛福部國健署這已經屬於過重( BMI 24~27之間)。

這個階段可以先試著從飲食、運動自行調整。就目前世界各地搭配跟運動之間比較,飲食控制的效果都是比較顯著的。不過飲食控制的部分並不只是熱量計算,包含吃的食物種類( 高GI、低GI?糖分?蛋白質?脂肪?)、進食時間、早餐要吃、進食方式、我們自己體內的腸道菌,都跟我們熱量吸收有關。

運動一定是必須的,因為雖然單純靠運動來減重的成效不大,不過可以有效的降低體脂肪跟內臟脂肪(如果要減體脂 1 公斤,約要額外 7700 大卡的熱量消耗,意思是扣除平常進食熱量跟基礎代謝量的平衡之外)。

運動搭配飲食控制,可以讓減重效果更顯著。而對體重正常的人來說,每週約 150 分鐘的中強度運動(一次 30 分鐘的走路、騎腳踏車或游泳)跟年紀大一些每週 300 分鐘的中強度運動,可以預防體重增加、降低腦部、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罹患機會。


不過如果自己試行一段時間效果不理想,或者不知道從何開始,可以找各大醫院的體重管理中心或者有多年經驗並且有合格醫師、營養師駐診的診所,做藥物輔助及飲食教育。因為每個人的體重過重、肥胖的原因都不同,不是只單純的給予減重藥物,也需要判斷可能原因,以及針對每次回診的狀況做調整。

如果有以下兩點可以考慮減重手術:

1. 經過門診藥物、飲食控制、運動半年治療,體重沒有達到目標體重進度的10%。

2. BMI 超過 35 kg/ m2 而且合併有肥胖相關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或者缺血性心臟病)的病人。


如果屬於病態性肥胖,BMI 超過 40 kg/ m2,則「儘早」考慮減重手術。按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黃致錕醫師在「肥胖,和你想的不一樣」這本書提到美國辛辛那堤大學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的一份 20 萬名病人資料的研究,BMI 越高,減重手術後讓病人生命延長效應會跟著下降。也就是手術可以讓這些病態性肥胖的病人體內的慢性發炎反應、荷爾蒙等等改善,而使得平均餘命的時間比沒有手術的人來得長。不過假如到 BMI 超過 60 多之後再開刀,可能生命延長效應就不明顯,但對突發猝死的機率仍然可以降低

而如果決定手術,也請跟親朋好友討論,並且讓手術醫師、麻醉醫師都會診評估過。手術本身風險比其他心臟、肝臟切除手術來說相對低,但是因為肥胖可能同時有的睡眠呼吸中止症、心臟血管疾病、肺部高壓等的問題,都會增加麻醉風險。甚至在麻醉團隊一開始施行麻醉階段可能就會面臨困難置放呼吸管(全身麻醉一定需要)、術中肺擴張不全、血氧不好維持、術後不宜立即拔除呼吸管(需要到加護病房觀察讓身體適應)等風險。還有手術方式,跟術後繼續的飲食運動還有是否需要營養素補充問題。

一開始的表格列出目前知道有的幾種減重方式,建議有需求的民眾在搜集資料後,尋求相關管道做諮詢跟了解,希望大家都找到一個合理的、合乎自己的方式「健康瘦」。

References:

  1.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成人肥胖防治實證指引。   
  2. 肥胖和你想的不一樣,黃致錕著。ISBN:978-986-479-171-2


更多減重相關文章

 

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

可以標明出處分享給有需要的朋友喔,

也可以臉書搜尋 @Dr.YanboChen

或按粉絲專頁連結追蹤我
❤️

 

關於陳彥伯醫師

 

陳彥伯醫師的臉書粉絲專頁

 

更多專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