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1年3月5日 星期五

理財第一階段:cover 生命當中不可承受之重

作者:Yanbo Chen 陳彥伯

閱讀時間: 7-10 分鐘


有次朋友跟我問到保險,我講了一下我的看法。她跟我說:其實我蠻適合跟大家分析保險的。因為同時有醫療背景、又有保險證照的人相對不多。我的說明,可以讓她知道為什麼要做這樣的安排。而不會有種一直一直買不完保險的那種感覺。

所以想說把過去我思考過跟從講座書本學習來的整理出來。不一定適用所有人。

如果覺得適用或者可以推廣,請分享並附上本頁連結、註明出處。請不要私自挪用作為商業用途。

 

以前高中剛開始選未來要唸的科系的時候,我認為比較實用的學問有醫療、電腦、跟經濟金融三個領域。因為不論職業是什麼,這三個領域的基本常識對每個人都很實用。也是在人生當中會用到的。

(當然法律也是,不過法律比較不會我當時設想未來的每天生活。僱傭合約、買賣契約這些多半都有公版的格式、是在職業轉換、民事契約一些時候才會用到,我認為那些到時候可以找到專家委託)

而當時家裡沒有醫療相關的人員,想到之後人生當中可能對親愛的人會用得上急救技能、跟如果生病,家裏有個可以跟醫師溝通的人會比較清楚。加上對人體系統的奧妙感到好奇、還有當時依媽媽肚子痛就可以推出媽媽可能是急性闌尾炎(俗稱盲腸炎)等上面這些種種原因,我後來選擇醫療作為我的第一個本業。

大學的時候在陽明心理諮商中心(山腰上的家)其中有一堂講座課:分享理財觀念。還記得是岳穎老師帶現金流遊戲,他的帶法沒有置入性行銷什麼,但我學到直到現在都很受用的觀念。

 

---

 

理財順序:(財務保障、財務安全、財務自由:也就是俗稱的可以退休)

  1. 先降低日常會碰到所有斷絕收入來源、並且還需要持續支出的風險。
  2. 了解月支出、並且為未來做準備、準備好 6 個月到 12 個月的緊急預備金。
  3. 設定好自己的投資目標、研究適合自己的投資工具。持續累積個人能力與收入。

 

這次先說明第一點:降低日常會碰到所有斷絕收入來源、並且還需要持續支出的風險。

也是回應本文一開始跟保險相關最大的。

 

現金流遊戲當中沒有太多會損失金錢的設定。(除了購買一些物品:遊艇、跑車、生日蛋糕等,生小孩,失業。會額外增加支出)其他支出再一開始就設定好:像是信用貸款、車貸等等。

 

不過現實生活當中呢?

 

有什麼支出突然來的時候、會讓我們措手不及,甚至給我們很大的負擔?

 

不是買車買房、不是生小孩,而是突如其來的意外事故。

 

不僅可能影響一段時間的工作能力、還有這段時間的醫療、看護費用。

 

保險之所以出現在歷史中:是當「意外」來臨、一個人無力負擔或者負擔起來很勉強的時候,如果集合多數人把風險低但是一旦發生、對多數人來說這個 loading 很大的負擔,由這一群人來共同「存錢」。需要用到的時候再從這筆錢中按約定撥給「當事者」,是「互助」的實踐。

 

所以「保險」主要用途是:用來cover那些我們每個人都會發生的「不可承受之重」。

 

至於有哪些?

 

我舉自己臨床醫療碰過的一些case

 

曾經有一位 921 大地震時候再採收果樹的伯伯,因為地震,不穩跌倒,脖子撞到之後就脖子以下下半身癱瘓9年。直到一次不明原因的感染後離世。

 

認識的一位朋友父親騎腳踏車閃避坑洞,結果撞到停在路邊的卡車。一樣也是脖子以下有神經損傷、手腳只能微微動作跟持續復健,迄今約3年。(神經損傷的修復是很難而且很費時的)

 

我們醫療界的一位精神科醫師鋼鐵醫師。也在一次滑雪當中意外的下半身損傷。讀他寫出來的字我經歷、他一路走來的辛苦跟面對的精神,我讀完覺得很感動跟敬佩,對他、也對他的另一半。

 

另外在酒駕還沒正式立法前、在復健科門診跟主治醫師問診實習、一位年輕30多歲的女性坐輪椅進來診間進行慣例的復健。看了病例記載、原來是白天的時候她上班在紅綠燈前停下來。結果一台車像保齡球把停在前面的幾排機車都撞倒,造成她下半身問題。司機後來驗出酒精濃度超標。

 

上面這些我相信都是罕見案例。但是有句老話:「明天跟意外,哪天先來到,有誰會知道呢?」

 

如果殘廢(或是臥病在床)支出會有多少?

 

如果是家庭當中的主要經濟者發生這件事,不是只有當下會影響到原本工作能力跟收入、持續性的復健過程、醫療耗材支出(如果下半身不方便:尿布、盥洗用具)、需不需要外傭幫忙的費用,都是更花錢、耗人、也花時間的。

 

依照護人力跟耗材如果一個月 2 3 萬來看(其實是很低估的),一年就 24 36 萬。10年就 240 360 萬。而且不是只有支出,這個多出來支出的時期、也是幾乎是沒有收入的。一來一往之間,按台灣政府中位數統計:一個人如果月收入 3 ( 按年收入 30 萬平均12個月)來計算,對這個人來說一個月的支出就可能跟原本差到 3 + ( 23 ) 就是 5 6萬。 一年就是多損失 60 萬,10年就是 600 萬。有多少人可以 cover

 

所以為什麼之前失能險陸續停賣?因為隨著時間,我們就越來越能感受到負擔的龐大。真正壓垮一個家庭的、隨著時間最關鍵的往往還是「經濟壓力」。

 



我認為選擇保險的順序考量

 

  1. 我現在這個階段有什麼是我不能承受之重?

如果我跟另外一半有了房子或者其他需要支付的貸款。我是家裡主要經濟支柱,但失去收入了(不論是離開了還是走不掉)家人有沒有辦法負擔?

我們的小朋友即將出生,如果小朋友出生有先天疾病需要醫療,我有辦法負擔嗎?

我如果坐飛機出差或者開車有疏忽,我的旅平險、跟第三人責任險可以負擔嗎?

 

  1. 有什麼工具可以幫我cover?或者我怎麼規避這個風險?

可以跟不同保險公司的保險專員、或者保險經紀人諮詢。

我一直以來的做法都是思考上面第一點後,問我周圍的保險相關朋友有沒有推薦的商品,我再來選擇。

 

  1. 這個工具給我的槓桿倍數約是多少?

ex:如果我20年繳費一年6萬,20 120萬看來很多,不過如果我是一級殘廢:植物人狀態或者脖子以下都癱瘓。以前面算的估計一年損失60萬,我生存5年好了,這樣就是需要支出 300 萬。槓桿倍率這樣 300 除以 120 萬,約是2倍以上。也就是我花 1 倍的錢,可以買到 2倍以上的保障。

而有的契約是保證支付180個月。如果我一個月是5萬,這樣就可以領到900萬,同樣保費槓桿倍率是7倍以上。(又如果1-6 級殘廢豁免保費的話)那又是更高。

對我們多數人來說,除非買到妖股或者期貨等比較特別的投資商品,有多少投資商品的槓桿比率可以這麼高?

 

  1. 有沒有其他細節我應該注意的?

ex:失能險(殘扶險)有的是完全沒有豁免保費、有的是沒有保單價值準備金、有的是殘廢 1-6 級豁免保費、有的是 1-9 級豁免保費、有的是 1-11 級豁免保費。當我真的出事的時候,如果可以豁免保費對我來說也是一個幫助。

還有這份保單有沒有保單價值準備金。(一來解約的時候可以領回,二來萬不得已的時候也可以減額繳清或者使用保單質借借一筆金額周轉)

保險專員是不是真的專業?他有比我清楚這個保單嗎?如果我需要用到理賠金、他是不是值得我信賴?(這些點可以另外依個人經驗再分享)

 

  1. 接下來下個階段我會碰到什麼?要不要先行留意?

可以參考第一點說的,想想自己目前在哪個階段?下個階段將會面臨什麼風險?

需要檢視保單的時間點最好就是人生換了個階段的時候。比如:進入職場、結婚前、生小孩前、小孩長大後、退休前。

 

感想跟舉例

 

保險公司也是商業體。也是一定要獲利的。所以診斷出有些疾病的人如果投保、可能比較起來會有保費較高或者拒保的情況。

 

有時候看醫療保單跟自己的臨床經驗,其實很期待保險公司可以有醫療顧問、來設計出符合保戶跟保險公司雙贏的商品。多數的醫療保單設計、我們臨床醫師自己看一下算一下,就知道這樣對保戶來說是不是合理的。

 

好商品(可能來自保險公司內部精算師估計錯誤費率)變成很有利保戶,這就是值得把握時間購買的。 因爲對保戶來說保險金跟所繳保費的槓桿倍數相當高。(但金管會/或保險公司後面估算後就會怕準備金無法清償,就會停售)

 

像前陣子的失能險就是。

 

10年前左右,醫療險、防癌險也都是不錯的產品。

 

不過隨著癌症比率越來越高,保險公司也調高費率。

 

以防癌險來看癌症會有一些自費產品,最貴的應該就是目前的免疫、標靶藥物跟幹細胞。這就可以每個人自行問問身邊在醫院工作的朋友:了解一下現在免疫一個月的花費約是多少,如果罹患癌症大概會用多久(其實不同癌症會有不同的治療準則),然後用自己每年的保費乘以保險年度來看看划不划算。

 

是要自己存?還是把錢放保險公司?可以按上面的計算來判斷。

 

醫療險也因為現行健保規定,不大可能讓病患延長太多日期出院來領取住院日額保險金。加上有些限制是按照疾病給付多少。這樣的額度真的罹患疾病自己能不能拿得出來?如果可以,或許不一定要透過醫療險來cover

 

因此現在購買這兩種險,就要思考一下對自己來說值不值得。

 

小結

 

  1. 保險是 cover 生命當中不可承受之重的好工具
  1. 常見生命當中不可承受之重:因意外或病導致的殘廢、新生兒罕見疾病的醫療費用、交通事故致使他人殘廢或死亡、有相對高額貸款但是家庭主要經濟支柱發生變故。
  1. 年輕人第一張保單不一定要先購買全險。(就是第一張保單包含:簡單壽險、醫療、意外)年輕人資源有限,應該合理分配。如果常常往外跑的,可以先 cover 意外跟殘廢(意外險一次給付剛開始可以用產險,之後可以轉成人壽保險)。其次是重大傷病、定期壽險/或者終身壽險(如果有高額貸款是由自己支出的話,看個人預算),最後才是儲蓄險。(用做自己無風險退休金或者交付給法定繼承人。
  1. 旅平險、海外醫療、跟汽機車第三人責任險不要省。(如果有出國或者平常有開車騎車需求的族群的話)
  1. 心中先有規劃、再找保險專員詢問商品,並考量產品跟專員的信賴度再購買。而不是聽保險專員說一個買一個。否則永遠買不完。


    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

    可以標明出處分享給有需要的朋友喔,

    也可以臉書搜尋 @Dr.YanboChen

    或按粉絲專頁連結追蹤我
    ❤️

     

    關於陳彥伯

     

    陳彥伯的臉書粉絲專頁

     

    更多專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