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1年7月11日 星期日

書籍分享:自創思維(人生是永遠的測試版)

作者:Yanbo Chen 陳彥伯 @高雄雅得麗生活診所門診時間

閱讀時間: 5 - 7 分鐘

 

這本書讓我學習到的是:「什麼是 A, B, Z 計畫,並且怎麼把這個運用在我們的生活與工作上?

 

「目前工作不錯,但是如果可以,我也想嘗試一些其他的,可以怎麼進行?」這本書適合心中有這樣對話的你。

 

這本書講的是用行動方式來進行終身個人技能培養職涯發展。願能給閱讀的你動力


我來到診所到現在快一年,跟在醫學中心體會整體感受是不同的。當然也有類似的部分。

 

在醫院的麻醉工作:主要是為明天的麻醉病人做術前、術中、術後的麻醉與止痛評估,還有摩拳擦掌應對急診刀進來麻醉的病人。在麻醉工作跟與維持有些病情危急病人的生命取得平衡、是快節奏的。

 

在門診,我把健康的概念提早來處理。有一部分case是為了要維持更好體態的族群,但主要的case是屬於體重過重跟肥胖、避免產生將來更多慢性病跟手術情況。也是這部分的改變帶來成就感。

 

對我來說醫中跟診所類似的部分:就是不論自己在什麼階段、專業技能都是要自己「點」出來的。(就像我們自己人生的角色扮演遊戲 RPG,角色養成很大部分是我們自己決定的)

 

這本「自創思維」是 LinkedIn CEO Reid Hoffman(雷德霍夫曼)所寫當然後面幾章他認為人與人連結與資源交換合作的重要,所以建立 LinkedIn、也放重點在怎麼從認識的人當中去找到機會。前面幾章就是他提供給我們在這個變動世代我們怎麼透過 ABZ 計畫來培養職涯歷程。

 

人與人之間的合作,我也另外推薦另外一本給予的力量」。雖然乍看是一本童話故事與寓言,但人類社會要更好更進步,找到良善的、堅固的力量去彼此合作、也防守抵制商業世界裡面一些不守規則的人,我認為是很重要的。(這本概要可以參考下面連結XD

 

延伸閱讀:書籍推薦:給予的力量(The Go-Giver)[推薦給相信溫暖真誠價值是除了其他技能外成交因素的人]

 

「自創思維」其實就是自主學習、自我負責的體現。強調邊做邊學,一邊走一編修正。

 

chap.2 整合我們自己的資產(軟性技能、與硬性財力等等)、抱負(與價值觀)、跟市場需求,來點我們人生的技能或是拼出我們自己的拼圖。

 

chap.3 我認為是很重要的一章。我們多數人、包含我、可能在不同時期都有很想做的事,但不知道怎麼開始?或者雖然知道要怎麼開始、但也會有內心小劇場的掙扎。

 

霍夫曼 Hoffman 針對上面這點在 chap.3 提出 ABZ 計畫。

 

 

A 計畫是我們原先假定的努力方向跟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像我的話就是現在在診所、除了在肥胖新知、營養衛教、運動健身等等繼續 update 之外,我還可以在這個專業上做什麼縱向深入跟橫向延伸?

 

B 計畫是除了A 計畫努力之外,在這個變動的時代我們的可能計畫(也可以是副業)。舉霍夫曼 Hoffman 的例子,他當時在 Socialnet 任職的時候,因為職務、有個可以跟 PayPal 團隊加深關係的機會,他在進行 A計畫的同時也順勢經營 B計畫。(這讓他在後來 Socialnet 關閉後,得到 PayPal 副總裁的職位。原先的 B 計畫變成他後來的 A 計畫)

 

職涯上有很多人乍看怎麼轉折到一個之前不一樣的 A 計畫領域,其實都來自過去在 B 計畫上面所做的連結跟付出。也像是聖經裡面所描述約書亞等人過約瑟河要進入應許之地的場景:要他們先進入河中,神才停止河水來開路。

 

這部分也另外推薦一本「下班後的黃金8小時」給 B 計畫參考。

 

有「開始」,才有其他的機會

 

Z 計畫就是我們的安全屏障計畫,也是我們的救生艇。如果 A 計畫走不動、 B 計畫拓展的不順利的時候,是什麼可以支持我們進行下個 A 計畫。比如失業潮發生、我們最壞的打算是什麼?這可以是自己的緊急預備金、退休老本、或者一些按自己技能找得到的兼職工作。

 

我們可以先把 ABZ 計畫都盤點出來,當人生有轉折的時候,就知道該往哪個方向調整。其他細節,推薦大家可以找找這本書來閱讀喔。

 

寫作的這個時候主要通路都絕版缺貨,所以想找書來看的朋友可以透過二手書網站連結或疫情結束後的圖書館借書。

 

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可以標明出處分享給有需要的朋友唷

 

相關連結:

自創思維(二手書網)

給予的力量(博客來)

下班後的黃金8小時(二手書網)

 

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

可以標明出處分享給有需要的朋友喔,

也可以臉書搜尋 @Dr.YanboChen

或按粉絲專頁連結追蹤我
❤️

 

關於陳彥伯醫師

 

陳彥伯醫師的臉書粉絲專頁

 

更多專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