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Yanbo Chen 陳彥伯 @高雄雅得麗生活診所
閱讀時間: 5 分鐘
門診諮詢時 |
比較害怕碰到的case啊~
我會確認飲食習慣跟體重增加的干擾因子、搭配合理的減重藥物使用。我比較害怕來診不規律的case:因為這樣有些不平衡的藥物濃度,可能會增加一些很少很少機會產生的不舒服或者副作用。跟有些case會認為來看診自己不需要做什麼調整就一定會瘦的觀念。
我也會有點擔心沒有注意到自己一天吃了什麼的case。這點從其實來門診的case多半都會不好意思的說自己某幾餐「亂吃」可以發現。
因為即使是立即性減重效果最明顯的減重手術,只要case術後還是沒合理注重自己吃的食物,也會復胖。(何況是用生酮、168、運動跟藥物減重呢?)
減重並不是一定需要藥物,這點在我每個case第一次減重門診都會跟case說明。單純做到合理的飲食控制也會瘦,搭配運動、搭配藥物是有助於縮短減重時間跟幫助一些過去試過一些飲食控制但是減重成效仍然不如預期的case。(而會來門診的case多半是已經試過很多減重方式的族群)
美國也有一些醫師在討論是不是也應該把「肥胖」視作跟「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慢性病如果是早期階段通常不需要用藥,會建議飲食、運動控制為先。不過如果已經嚴重到一定的客觀標準(ex:BMI > 30 kg/m2,或者BMI > 27 kg/m2 合併有些慢性病),通常就會建議輔助藥物治療。
試著想想看:如果高血壓、糖尿病這些慢性病在還沒有穩定控制狀態下:一下用藥一下沒有用藥,會造成血壓起伏過大,反而會增加血管破裂跟中風的風險。而血糖起伏過大,身體也會時而有疲累想睡覺、或吃多喝多尿多的症狀。有些減重藥物濃度如果起伏過大,在一些國際研究論文也有很零星報告一些我們不預期的症狀產生。
如果case可以做到規律回診、通常一週一次或一週兩次、或一個月一次(雖然比較不建議)而且有注意合理飲食上「量跟營養」的均衡,普遍都可以有進度中的成果。而我自己也會給case建議一個合理治療階段:短的一個月左右、長的可能三到六個月之後會停止藥物輔助、訓練case在飲食跟運動下可以維持。
哪一類的case可能門診上處理減重速度比較不如預期?
部分門診case,可能是因為工作忙碌,會選擇拿藥一週、自己控制一週、再拿藥一週。有的會來一次後,消失很久再回來…。我會在這樣的情況出現第二次之後跟門診case關心並且詢問原因。通常比較沒辦法規律回診的case,減重的效果確實可能無法如預期,需要主動的持續上傳飲食紀錄並且跟營養師互動。
另外其實上面這樣的case比較會在門診詢問怎麼好像減重速度不如預期?
我有時候也會婉轉跟case表達為什麼他/她感覺體重好像不大動的原因(因為其實大多數的人自己都知道,只是不好意思說,但也有部分是沒有注意到一些地雷食物跟會認為我來尋求藥物輔助就是表示我不想要改變太多我的飲食方式)。
其實怎麼樣會比較能達到每個case合理的目標,初診我都會說明。當然有些case效果也可能不盡滿意,我也會跟case共同來尋找可能原因。
小結:
要有比較有感覺的減重效果,請做好規律回診、搭配營養師建議調整飲食,可以跟醫師討論土體重的合理性跟階段性目標。記得黃彥皓總院長以前曾經跟我分享:「每個人的減重速度本來就不一樣、也有各自適合的方式,我們寧可他慢一些或者告訴他不適合,也不願意他用不合宜的減重方式去傷害到自己的身體。」這也是我的原則。
更多減重相關文章
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
可以標明出處分享給有需要的朋友喔,
也可以臉書搜尋 @Dr.YanboChen
或按粉絲專頁連結追蹤我 ❤️
更多專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