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0年12月28日 星期一

[基礎] 正在進行減重計畫嗎?生酮飲食、間歇性斷食法要注意的事

作者:Yanbo Chen 陳彥伯 @高雄雅得麗生活診所

閱讀時間: 5 分鐘

本文授權刊載於:2020.11.20   你正在做減重計畫嗎?進行生酮飲食、間歇性斷食需要注意的事 | Heho健康



一位47歲左右女性,自己敘述透過進行一天只有一餐,而且是不吃澱粉的「生酮飲食」,將原先85公斤的體重、在3到4個月內將體重最低減到68公斤,但這兩個月又慢慢回到75公斤,所以前來門診諮詢。這段期間她曾經一天最高吃下12顆蛋。
 
這位女性同時用到近幾年為減重族群所知的「間歇性斷食法」跟(自己口中所說的)「生酮飲食」。剛好我手邊2020年7月的「台灣肥胖醫學會會訊」也有其他醫師分享的個人專題跟2020年幾篇剛出來的系統性回顧論文、是在討論這兩個議題。以下是我勾勒出的重點摘要。
 
生酮飲食:
長期生酮飲食弊多於利。因此建議減重族群還是選擇可以長期維持的飲食習慣。
間歇性斷食法:
2020這份系統性研究論文肯定間歇性斷食法在減重方面的成效。只是也需要其他中長期論文來評估間歇性斷食法的後續反應


生酮飲食


這個專題是由高雄榮總潘湘如醫師撰寫。一般我們現代人來說多數的進食營養組成是45-50%碳水化合物、20%蛋白質、跟少於30%的脂肪。生酮飲食則是「低醣高脂飲食」將脂肪比例調高到70%,藉由將原先體內能量主要來源的葡萄糖轉成脂肪分解的酮體,以達到減少脂肪跟抑制食慾的效果。 

生酮飲食是在1920年由Russel Wilder提出,並用來治療兒童癲癇,因為當時發現酮體有減少腦部不正常放電、進而降低癲癇發作的效果。而由於酮體是經由脂肪代謝產生,而陸續被推廣到減重。

一般生酮飲食進行2到3週之後、除了快速減重,也發現可以改善血中三高(血糖、血壓、三酸甘油酯)、改善胰島素抗性、提升高密度脂蛋白的效果,但卻也同時增加低密度脂蛋白(LDL)。 

而如果長時間使用,case有可能之後會產生甲狀腺低下的情況。過量的酮體也可能造成酮酸中毒,進而有噁心、嘔吐甚至嚴重腹痛、中樞神經症狀。

潘醫師結論:長期生酮飲食弊多於利。因此建議減重族群還是選擇可以長期維持的飲食習慣。

 

間歇性斷食法


間歇性斷食法指的是將食物集中在一定時間內進食、剩下時間攝取非常低卡路里甚至零熱量飲食,希望藉由這個時間啟動體內升糖素的作用去消耗脂肪。目前國人最常聽到的,就是所謂的「168飲食」。

加拿大的Welton等人搜尋從2000年到2019年的MEDLINE、EMBASE等著名醫療資料庫,總共1200結果後收錄27個臨床試驗,共944位受試者。這27個試驗各別進行約2到26週。所有人都沒有明顯的副作用,而經過統計、個人體重在這段時間前後約略下降原體重的0.8到13%

這27個臨床試驗中半年後追蹤後續復胖的情形,發現個人的體重約略有回來1到2%,但在半年內仍然低於參加case原先的基礎體重。顯示短期來說2週到半年左右的間歇性斷食法,以這幾份臨床試驗來上是對減重有幫助的。

不過因為這樣8小時的進食剩下16小時幾乎不進食,所以如果有糖尿病患者在使用口服血糖藥或者胰島素的時候,可能就要小心沒有進食時候產生的低血糖。

這份系統性回顧的結論:作者肯定間歇性斷食法在減重方面的成效。只是也需要其他中長期論文來評估間歇性斷食法的後續反應。



論文是相對客觀地提出一些研究結果。其實也需要結合每位醫師的臨床經驗。因為雖然論文有時候會闡明對某個研究的主題到底有或無影響,但是臨床上一些個案有些時候也不像論文說的這樣。
 
就像上面27篇研究的間歇性斷食半年復胖約是原先體重的1到2%,但這明顯就跟一開始來我門診的這位女性不相符。(而這些論文當中也沒有提到這些case在後續追蹤是否持續進行間歇性飲食?或者回到個人自己調整的飲食?) 

這次提到的兩主題:生酮飲食、間歇性斷食法跟體重之間的相關性,生酮飲食的結論已經獲得多位減重醫師的共識,而間歇性斷食法的長期效益還需要觀察,不過目前看來,除了上面提到的一些糖尿病及有胃部症狀case可能比較不適合外,目前沒有比較嚴重的副作用產生。 
 

我的看法 


我認為:減重過程中雖然case整體的熱量不是唯一絕對奉行的標的,但還是很重要,太少太不均衡的飲食,都會對身體有長時間的影響,在門診碰到比較不好減重的族群:除了對藥物的不適應的族群之外,就是已經吃得很少的族群。 

依目前證據看來,生酮飲食,長期使用弊多於利。個人不建議使用超過3週、而且建議在有經驗的專科醫師或營養師監督指導下進行。

這位case在減重期間一天最高吃下12顆蛋,她自己也敘述去檢查的膽固醇相當高。

她的「生酮飲食」菜單是不是遵照醫師或是營養師建議、是聽從朋友或自己認為或查找資料進行的?這也是國內減重族群應該注意的。

間歇性斷食法目前研究看起來對減重是有幫助的。只是重點也是在達成目標體重之後,case能否繼續維持間歇性斷食法?還是應該在生活上怎麼調整以避免如同一開始舉例來診這位case的復胖?

在血糖不穩定、或胃不好、沒辦法忍受一段長時間無法進食或低熱量進食的族群可能就不適合。

而且如果沒有醫師營養師協助評估進食量,大部分case是吃不夠的。多少會造成肌肉流失跟基礎代謝率的下降。(如果又是早餐忍住不吃的話)

[延伸閱讀:[😀基礎] 我們與糖尿病的距離 ]

References 參考資料:


1. 台灣肥胖醫學會會訊2020年第三期 總號第70期。

2. Stephanie Welton et al.: Intermittent Fasting and Weight Loss – Systemic Review. Can Fam Physician Can Fam Physician. 2020 Feb;66(2):117-125. 

 

更多減重相關文章

 

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

可以標明出處分享給有需要的朋友喔,

也可以臉書搜尋 @Dr.YanboChen

或按粉絲專頁連結追蹤我
❤️

 

關於陳彥伯醫師

 

陳彥伯醫師的臉書粉絲專頁

 

更多專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