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1年5月25日 星期二

[COVID-19專題] 關於COVID-19病毒的疾病進程、重症、診斷、治療、預防等等我們該知道的事~

作者:Yanbo Chen 陳彥伯 @高雄雅得麗生活診所門診時間

閱讀時間: 7 分鐘

 


 

2019年底開始流行的COVID-19,到目前為止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都是相對新的一個傳播疾病。台灣很慶幸的比大多數國家提前防範了一年,如果時間能重來,真的很希望世界各國都跟我們一樣謹慎。對於不確定的敵人,寧可先嚴謹而後放鬆

 

這篇是按照國際期刊Uptodate等一些2021發表的綜合性文章。讓大家在謹慎之餘也不要過度緊張。傳播鏈依目前世界知道的時間,約是感染期之後的320天內,一般我們14+7就是在這樣的認知下進行的。

 

過去Heho 2020有針對COVID-19做的症狀整理,這篇文章針對一年多來關於COVID-19的一些更新。有談到關於疾病症狀與進程重病相關的危險因子、以及目前可以採取的預防措施及成效

 

主要寫給不是醫護相關同仁的朋友還有讀者參考。

 

COVID-19症狀與診斷

 

2020新英格蘭期刊整合JAMAThe Lancet等著名的研究資料:COVID-19的感染者從感染到有症狀產生的中位數天數約是5。(意思是感染的人當中約有1半是會在五天內發病),初期症狀現在羅列已經很多,但是通常就是類似感冒:發燒、咳嗽、疲倦、反胃噁心、拉肚子、肌肉無力等等、有一些少見症狀有皮膚病徵。歐洲多國的醫學統計:嗅味覺喪失或者嗅味覺異常症狀發生在49.8%的感染者


症狀的多樣性也是難以確診的原因。所以臨床醫師如果問到病患有相關接觸史、旅遊史,都會主動通報採檢。

 

從感染到有症狀後約經過中位數12天,40%有症狀的人會有呼吸喘的症狀。經過中位數15天,有症狀的人約有14%會產生重症、其中5%會危及生命。而在本身就已經免疫低下或虛弱的病人致死率接近50%。(如封面圖表)

 

確定診斷目前依然是在懷疑的臨床case身上發現含有COVID-19的病毒RNA檢體。可以參考Heho專欄關於快篩跟PCR的差異)

 


 

COVID-19重症的相關危險因子與治療

 

從感染COVID-19到進展到危及生命情況的危險因子有年紀、本身是否具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壓、中風、心肌梗塞病史等)、糖尿病、或者免疫力低下族群、有免疫抑制相關疾病跟肥胖、抽菸族群

 

重症最常見到的症狀就是呼吸衰竭。通常都是需要插管透過呼吸器治療呼吸衰竭,依照美國醫師的臨床處理經驗,一但插管,為了避免拔管時造成病毒散播、跟拔管後狀況不好需要重新置放呼吸管的院內感染風險,通常都會插管3週以上。在嚴重COVID-19的併發症也會伴隨血栓跟腎臟衰竭。

 

呼吸重症的定義是COVID-19感染者的症狀:成人呼吸每分鐘超過30下、血氧小於93%、動脈血氧跟供氧分率(PaO2:FiO2)小於300mmHg或者肺浸潤超過50%

 

Dexamethasone (類固醇)COVID-19有出現低血氧跟需要呼吸器的患者有助於降低住院病人的死亡率。美國FDA也批准Remdesivir(瑞德西韋)用在治療COVID-19病人身上。這是去年比較有肯定療效的治療,其他還有一些免疫相關的分子藥物有些臨床實驗,但不一定在所有國家跟院所都可以拿到這些藥物。

 

COVID-19造成的衝擊

 

COVID-19流行病學上一個典型的特徵就是會短時間內造成大量感染人數、對一個地區的當地醫療資源(包含硬體的隔離病房、加護病房、軟體的醫療照護人力)造成消耗。如果近距離接觸確診case沒有全身防護,會需要隔離14天觀察、跟呼吸器、隔離病房的使用,一個插管的重症病人就會用掉醫療機構3個禮拜左右的時間。

 

以統計資料來看,重症的比率不低。雖然多數人是沒有症狀或輕症,但RNA病毒經過複製跟傳播的次數越多,就越有造成變異的機會。而變異的病毒我們無法預期它的致死率跟重症比率跟原先病毒的差異。像目前的英國、印度的變異株都有比原先COVID-19還強的傳播力。許多國家到後來也會因此面臨經濟跟防止傳播的兩難。 


 

COVID-19病毒怎麼擴散跟傳播的?

 

目前推斷是2公尺內距離的飛沫傳染,帶有病毒微粒的飛沫進入到眼睛、鼻腔口腔等粘膜。如果有打噴嚏咳嗽等行為、病毒微粒可能散播到68公尺遠。所以目前台灣是第三級警戒:出外一定要帶口罩。除了2公尺內的飛沫傳染也避免萬一有感染者遠距離的噴嚏咳嗽散布

 

這個病毒從感染起,那位感染者就可能具有傳染力,一般統計傳染力最多可以長達有症狀出現後的1015天,甚至嚴重的case可以達到20天。而有些已經痊癒的case,在3個月後都還是可以從上呼吸道的採樣中驗到病毒的RNA這可能也是過去一年我們曾聽到為什麼有些case痊癒後還是檢驗有陽性的原因。

 

而當一地空氣中病毒濃度高到一定程度,甚至短暫1小時的停留也會造成感染。這在中國爆發疫情後早期的期刊個案報告就有記錄。


COVID-19可以怎麼預防、跟目前成效?

 

目前有非藥物疫苗兩類。非藥物的方式主要建議保持2公尺左右距離,並且注意眼睛、口罩的覆蓋。各國採行的維持社交距離、停課、旅遊限制跟隔離都是有效降低傳播速率跟致死率的方式。分別可以降低約40-80%左右的疾病發生率30-60%左右的死亡率

 

過去雖然FDA有批准HCQ(奎寧)用藥,不過後續包含Cochrane在內等醫療綜合期刊並沒有發現明顯預防與治療的差異。 


另外如果像台灣現在有可以軌跡追蹤的app輔助(或google地圖打開定位追蹤功能),可以早期篩選無症狀或者輕微症狀的感染者,提醒當事者注意自己有可能是潛在傳播者。

 

目前除了疫苗,還沒有大型研究證實某種藥物對於COVID-19有不錯的預防效果。這是一場不容易的戰爭,需要每個人一起努力,在我們能做到的範圍內不要輕忽。

 

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

可以標明出處分享給有需要的朋友喔,

也可以臉書搜尋 @Dr.YanboChen

或按粉絲專頁連結追蹤我
❤️

 

關於陳彥伯醫師

 

陳彥伯醫師的臉書粉絲專頁

 

更多專題 

 

相關閱讀:[COVID-19專題] 疫情升溫、居家防護可以做哪些來保護自己保護家人? 

相關閱讀:[COVID-19專題] 社交管制會讓我變胖嗎?

 

Reference:

1.        Severe Covid-19. David A. Berlin, Roy M. Gulick, & Fernando J. Martinez. (2020) N Engl J Med 2020; 383:2451-2460. doi: 10.1056/NEJMcp2009575

2.        ASystematic Review of Systematic Reviews on the COVID-19 Pandemic. Zinat NadiaHatmi. (2021) SN Compr Clin Med. 2021 Jan 26 : 1–18. doi:10.1007/s42399-021-00749-y

3.        COVID-19: Clinical features. Kenneth McIntosh, Martin S Hirsch, & Allyson Bloom. (2021) last updated: Apr 02, 202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